工作动态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医学教育 > 工作动态 > 正文

以胜任力为导向,贵医大二院临床教学部“早临床”项目助力医学生成长

    如何让医学生在早期接触临床的过程中,不仅“看热闹”,更能“看门道”?贵医大二院临床教学部王芬主任团队创新性地将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教学理念融入“早临床”项目,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帮助医学生早期培养临床思维、提升实践能力,为未来成长为合格医生打下坚实基础。
    我国当前的医学本科生教育主要遵循“基础——临床——实习”三段式教学模式。在进入实习前,医学生没有临床实践活动,课程设置以学科为主,学科之间的交叉内容较少,导致医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阶段时无法适应临床学习的要求。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改变,医患关系从传统的医方主导、病人盲从的模式向医患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模式转变,对新时代医学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多元的要求。医学院校若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学生需要具有宽厚的人文自然科学和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并且熟练掌握基本技能。这意味着临床胜任力不仅包括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包括科研创新、团队协作、人际沟通和职业素养。基于这个目的,我们设计了“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早期接触临床教学设计与实践”专项训练。





 
    2025年1月6日至1月17日,来自贵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护理学专业、检验医学专业等共计13名大一、大二的同学们自发报名到二附院参加了该项目培训。王芬主任团队结合目前医疗工作现状,为同学们设定3项教学内容:了解医疗环境、职业素养感知、护理工作。提供临床科室、门诊、病房、医疗行政职能部门、社区等多种临床场景供学生训练。期望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医学生尽快进入临床角色,使医学生基础医学知识、临床医学知识和医学人文结合更加紧密,全面树立他们的临床观念,强化综合素质培养,体现了对高素质临床医疗人才的具体要求。在此次“早临床”项目组,特别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反思总结,参与项目的学生普遍反映:早期接触临床让他们对医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他们更加明确了未来的学习方向。让他们意识到,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人文关怀意识。
 








 
    贵医大二院将继续深化“早临床”项目改革,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培养模式,为培养更多具有岗位胜任力的优秀医学人才贡献力量。







资料来源:临床教学部
编辑、一审:张 强
二审:王立纲
三审:王临恺

上一篇:贵医大二院召开2024年度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总结会暨表彰大会
下一篇:贵医大二院召开2025年教学工作系列会议——聚焦教育教学评估、教研室建设与师德师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