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又称未成熟儿,指胎龄满28周但不足37周的活产婴儿。
二、病因:
1、母亲因素
母亲患有严重贫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营养不良及感染等,或在妊娠后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精神紧张等。
2、胎盘因素
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炎、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膜早破等。
3、胎儿因素:多胎、畸形等。
三、早产儿外观特点:早产儿体重大多低于2500g,身长不足47cm,四肢肌张力低下,皮 肤薄而红嫩,常伴有水肿而发亮,胎毛多,皮下脂肪少。耳周轮廓不清楚.足底纹理仅拇指根部有1-2条,指甲软,不超过指端。男性睾丸未将至阴囊,女婴大阴唇未遮盖小阴唇。
生理特点:
1、体温
早产儿体温维持在36-37℃,由于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棕色脂肪含量少,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少,易散热.因此,早产儿的体温不稳定,且易发生硬肿症.
2、呼吸系统
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易出现呼吸功能紊乱,表现为呼吸浅表,节律不规则,呼吸暂停或青紫.由于早产儿肺发育不成熟和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容易发生肺透明膜病.
四、护理措施;
1、保持舒适体位
促进屈曲体位(用毛巾或床单制作早产儿的卧具也称“鸟巢”,使其脚能触及衣物,手能触及毛巾床单,能感觉边际,有安全感。)
2、维持体温稳定
(1)将患儿置于中性环境温度,室温应保持在24—26 ℃ ,相对湿度在55%—65%。
(2)监测体温(每2小时测量一次)
(3)严密观察病情
3、维持有效呼吸
4、合理喂养
(1)每天同一磅秤测量体重一次
(2)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热量
(3)监测每天出入量
(4)观察大便排出的时间,次数,颜色,性状
(5)观察小儿有无腹胀
有吸允吞咽能力者直接母乳或奶瓶喂养,吸允吞咽能力差者应用滴管喂养或鼻饲喂养。喂养的时间应根据体重而定或按需喂养。喂奶后应取右侧卧位,注意观察有无青紫、溢乳、呕吐等。
五、预防感染
1.接触小儿前洗手
2.限制探视人员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
4.加强口腔,脐部,皮肤的护理
6.监测体温.
六、预防出血
早产儿应及早开奶,促进肠道菌群形成,有利于维生素K的合成科预防出血。注意观察有无呕血、黑便、皮肤口腔黏膜有无出血。避免小儿巨烈的摇晃。
七、(1)鼓励小儿父母接触、拥抱、与早产儿说话和照顾早产儿。
(2)向家长阐明保暖、喂养及预防感染等护理措施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建议母亲护理早产儿前后必须洗手,减少他人探视,家中有感染性疾病者避免接触早产儿。
上一篇:新生儿肺炎
下一篇:口服华法林的用药指导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