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简介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医学教育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基地简介 > 儿科专业基地简介 > 正文

贵医大二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儿科专业基地简介

    一、专业基地历史沿革
    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于1970年开诊,当时的上海杨浦区儿童医院整体搬迁至我院。我院儿科的医疗水平一直保持在全州前列。我院儿科的医疗团队曾前往北京儿童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北京儿童疾病研究所、湘雅二院等医疗机构进修学习,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承担贵医临床本科班教学,2017年成立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为黔东南州首家,2021年12月评为贵州省重点学科,具有硕士、学士及毕业后再教育的培训资格和能力。数次获得省级厅级科研项目,是一个医教研综合实力雄厚的医疗团队。
    二、专业基地现状
儿科专业基地现有住院床位120张,其中普通儿科床位60张、PICU20床、新生儿科40张。年门诊量约6万余人次,急诊量约1万余人次,出院3100余人次,病床使用率大于100%、治愈好转率大于95%,抢救成功率大于95%。
    现有儿科医师26人,其中住培师资10人、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10人、医师12人;护理人员58人。
    基地配置有现代化的精密治疗设施、设备及先进的监护设备,现有小儿CPAP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支气管镜,胃镜,肺功能检测,脑电图,心电监护仪,辐射抢救台,各种新生儿暖箱(带蓝光治疗),双面蓝光箱台,床旁血气分析仪,指血糖检测仪,每个床旁均配置有中心供氧和负压吸引,良好的设备设施配置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专业基地临床工作
    (一)主要诊疗项目:
    1.各种肺炎及其并发症的诊治。
    2.儿童哮喘的标准化诊治(开展肺功能、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
    3.呼吸衰竭的诊治及抢救(血气分析、呼吸机的应用)。
    4.心肌炎及心律失常的诊治。
    5.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及介入治疗。
    6.各种心衰的诊治及抢救。
    7.小儿急腹症的鉴别诊断。
    8.小儿贫血、白血病、肿瘤的诊治。
    9.小儿惊厥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10.小儿急性中毒的抢救。
    11.小儿肾炎及肾病的诊治。
    12.败血症及颅内感染性疾病的诊治。
    13.严重感染合并休克或脑病脑疝的抢救。
    14.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检查。
    15.常见小儿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诊治(川崎病、过敏性紫癜等)。
    16.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治及抢救。
    17.矮身材、性早熟的诊治。
    18.静脉营养(以早产儿、极低体重儿的外周静脉营养为主)。
    19.小儿液体疗法。
    20.儿童保健及小儿智力测评。
    21.新生儿窒息复苏及合并症的抢救。
    22.新生儿黄疸的诊疗。
    23.新生儿溶血的诊疗。
    24.经外周动静脉换血治疗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溶血。
    25.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26.超早早产儿、超低体重儿的监护管理和治疗。
    27.新生儿各种危重症的治疗(RDS、休克等)。
    28.新生儿听力筛查。
    (二)特色技术介绍
    1、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
儿科专业基地能独立开展经皮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动脉导管未闭(PDA)、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PS)、肺动-静脉瘘等先天性心脏病。
    2、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溶血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溶血症都可能发生胆红素脑病,胆红素脑病致残率高,我科开展的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溶血,防止胆红素脑病发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到目前为止无一例并发症发生。
    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诊治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系新生儿急危重症,死亡率较高,多见于早产儿,生后12小时发生的进行性呼吸衰竭为主要表现,目前儿科规培基地开展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气管滴入及呼吸机辅助治疗极大地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4、小儿血液净化治疗
儿科各种重症感染、中毒、风湿免疫性疾病及急慢性肾功能衰竭,除了其他常规治疗外,血液净化治疗系一项新兴的特殊治疗手段,小儿血液透析、灌流、血浆置换技术在我科已成功开展,已运用于中毒和反复复发的过敏性紫癜,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5、小儿矮身的诊治
小儿矮身材是指身高处于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健康儿童生长曲线第3百分位数以下,或低于两个标准差者,系遗传代谢内分泌性疾病,易影响患儿心理健康、职业的选择。我科开展的小儿骨龄、生长激素、性激素的规范化检查及人重组生长激素的替代治疗,让矮身材患儿树立信心。
    6、儿童哮喘的标准化诊治
哮喘系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约1.5—3.3%,临床以发作性咳嗽、吼喘、气促为主要表现。50%左右有过敏体质,其治疗在于早期、规范、持续、足量、个体化、分级管理,达到长期持续缓解的目的。我科开展的哮喘门诊将开展儿童哮喘管理,指导患儿规范进行糖皮质激素及β受体激动剂吸入,进行过敏原点刺实验检测过敏原,进一步有针对性进行脱敏治疗,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7、白血病的规范化诊治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增殖性疾病,是严重威胁小儿生命和健康的疾病之一。急性白血病是儿童肿瘤中发病率占第一位的疾病,发病率为3/10万,在我国每年约有1万名左右的新诊白血病儿童,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占8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占20%。目前随着研究的深入,白血病的治疗效果明显改进,ALL5年无病生存率由4%提高到80%以上,AML也可达到65%,特别是APL的5年无病生存率可达到95%,很多患儿已完全恢复了健康,能正常地学习和工作,部分已经结婚并生育了正常的后代。因而可以认为,在现代医疗条件下,大部分儿童白血病已成为可治愈的疾病。
    四、教学科研
    儿科专业基地于2017年成立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为黔东南州首家。带教师资积极承担带教带习工作,带教队伍力量较强,共有住培带教师资12人。建立了消化、内分泌遗传代谢、血液肿瘤教学小组,呼吸、风湿免疫教学小组,神经、泌尿教学小组,重症监护、循环教学小组,门急诊教学小组,儿童保健教学小组,新生儿教学小组。截至2023年9月儿科专业基地有10名学员顺利毕业,均满意就业,其中6人留院工作。基地现有在培学员22人。近年带教的数十位进修、实习医护人员,合格率100%,受到进修、实习医护人员的好评。
    五、专业基地主任简介
    罗红芳,女,党委委员、副院长,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硕士生导师,贵州省医学会儿科学会常委,全州医疗事故评审专家,儿童伤残鉴定专家,省级儿科质量控制中心专家,黔东南州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委;工作20余年,对儿童多发病、疑难危重症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在呼吸、循环、血液、免疫、内分泌系统、特别是在儿童生长发育、青春期疾病上有一定造诣。获黔东南州“州级拔尖人才”荣誉称号,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中干、支部书记。有省级科研课题,曾获得州级科技成果二等奖,多次获得院科技成果奖及新技术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