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简介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医学教育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基地简介 > 麻醉科专业基地简介 > 正文

贵医大二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麻醉专业基地简介

    贵医大二附院麻醉科于1969年筹建,1984年发展为临床麻醉学科,2013年申请麻醉科住院医师培训基地,2015年开始招生,经历了54年的艰苦创业,发展成为集临床麻醉、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学科建设体系。
    一、临床医疗工作
    开展的手术:麻醉科每年完成1万余例以上的各种临床麻醉:普外科、肝胆科、妇科、产科、口腔颌面外科、泌尿外科、小儿外科、眼科、耳鼻喉科、骨科、胸科、烧伤科、神经外科、心血管外科(体外循环)、甲乳科、肿瘤科等手术。
    贵医大二院麻醉科临床医疗特色,包括双腔支气管插管肺隔离术、支气管封堵器的应用、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术中持续有创中心静脉测压和动脉压监测术、术中自体血回收术、各种困难气道麻醉处理技术(可视喉镜、可视喉罩、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可视气管导管插管、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等),各类疑难疾病手术麻醉、介入手术(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内科、妇科、产科、疼痛科、肿瘤等)的麻醉、TCI靶控输注等。
    2012年在黔东南地区率先建立了麻醉术后恢复室(PACU),2018年成立了麻醉门诊及手术管理委员会。2018年,我院成为国家卫健委分娩镇痛试点医院,每年有约5000余例病人接受自控镇痛治疗,开展无痛技术(如无痛人流、无痛胃镜等)。
现在,总院区拥有12个手术间,配有手麻系统、中心供氧、中心吸引、中央空调、吊塔、手术观摩室等。
翁义病区手术室配置7间高标准层流净化手术间,主要开展心脏血管外科(体外循环)手术、甲状腺、乳腺、肿瘤外科等手术。 
    二、医疗设备
    手麻系统、多功能麻醉机、麻醉监护仪,升温降温毯、可视喉镜、可视双腔气管导管、可视气管导管、可视喉罩、纤维支气管镜、超声台车、便携式超声仪及神经刺激器、肌松监测仪、血气分析仪、血流动力学监测仪、有创动静脉监测仪、麻醉深度监护仪、血液回收机、除颤仪、多模式自动呼吸机、普通喉罩等。 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一)贵医二附院麻醉科于2011年被评定为麻醉科住院医师培训基地,2013年开始招生,截至目前共招收学员共26名,结业9名,在培17名(2022年招收8名:5名住院医师+3名并轨研究生),学习效果:连续三年住院医师首次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均为100%;住院医师首次参加结业考核的通过率100%;历届住培学员全部顺利毕业,麻醉科基地多次获评“优秀住培基地”。
    (二)麻醉科师资情况介绍:
    1.麻醉科基地主任
杨泽燕,女,主任医师,贵医大二院麻醉科主任,1988年贵阳医学院医学系毕业,从事麻醉工作36年。分别在贵阳医学院附院、贵州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进修临床麻醉,擅长各类疑难病例、危重症麻醉病例的麻醉处理,尤其是胸科手术、小儿手术的麻醉;分别于2021、2023年获省级规范化培训结业证书,多次获得院级“优秀基地主任”荣誉。任贵州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委,贵州省研究型医院学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常委,贵州省麻醉专业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黔东南州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黔东南州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黔东南州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专家。在黔东南地区率先开展了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术、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支气管封堵器的临床应用,率先成立麻醉术后恢复室,麻醉门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国家级核心论文3篇,获多项院新技术奖及州科技成果奖,获1项省科技基金项目立项。
    2.麻醉科基地教学主任
    王举科,男,42岁,学士学位,副主任医师,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副主任,麻醉基地教学主任,黔东南州质控中心副主任。从事麻醉工作19年;于2012年9月--2013年2月到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参加“第四期黔医人才计划”到北京协和医院学习1年,获“第四期黔医人才计划”优秀学员;获得省级课题1项,开展州新技术4项。
擅长心胸外科麻醉、小儿手术的麻醉、老年病人的麻醉、困难气道的处理、神经刺激器及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等。
2016年以来,一直担任麻醉科基地教学主任,拥有多年的教学背景与丰富经历,致力于麻醉学科的传承与发展。多次获得“优秀指导老师”“优秀带教老师”称号。
    3.麻醉科基地秘书:
    吴丽芬,2006年毕业于贵阳医学院麻醉学,副主任医师,从事麻醉工作至今十八年,并于2013年以来,一直担任麻醉科基地教学秘书,拥有多年的教学背景与丰富经历,致力于麻醉学科的传承与发展,我们所在的麻醉科基地,注重临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在教学中,采用案例分析、模拟实操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帮助学员深入理解和掌握麻醉技术。
麻醉科至今已结业学员9人,现有在培学员17人,在学员培养方面,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员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同时,严格把控教学质量,定期进行教学评估与反馈,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此外,我们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与创新,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加强学员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效果。
    (三)麻醉基地师资队伍:
现有医师24名,其中高级职称1名,副高级职称6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13名;在读硕士1名,其余均为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主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5年以上,均参加过院级或省级师资培训,取得培训证书才上岗带教,带教经验丰富,带教意识强。
    (四)麻醉科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特色:
    1.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医院启用电子教学管理平台:在线学习、在线考试系统、住培管理系统、临床技能管理、360评估等等,实现医院教学一体化、信息化的分层培训管理。
    2.师资情况:为导师制,我们的带教老师都是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主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5年以上,均参加过院级或省级师资培训,取得培训证书才上岗带教。
    3.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并自觉践行各行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
每周开展4—5次教学活动,理论课、病例讨论、教学查房等,同学们每年都有机会参加省、市、院级的各类竞赛活动。
    4.临床实践机会充足:各种病例、病种及复杂手术的病例丰富,可以让每位同学在不同的专业组中能够实践并掌握。
    5.翁义病区开展心脏外科、大血管手术,可以满足住培规定的对心脏大血管手术的要求。
    6.采用不同的方式对每一位住培学员进行临床思维和技能的培训,以增强分析问题、诊治疾病的能力。
    7.科研能力的培训:现在医院成立了“科研小组”,开设了四海资讯红足科研方面的讲座,以提高大家对科研的兴趣和提升科研能力。
    总之,麻醉科基地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注重临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严格把控教学质量,定期进行教学评估与反馈,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积极创新,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