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医学教育 > 工作动态 > 正文

贵医大二院重症医学开展第一期早期接触临床教学项目,助力医学生揭开”生命守护者”职业面纱!

  为打破医学生对重症医学的认知壁垒,培养新时代复合型医学人才,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教研室举办首期“重症医学早期接触临床教学科研项目”,该项目通过沉浸式临床体验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导9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深度感知重症医学的魅力,实现从“陌生畏惧”到“敬畏向往”的认知跨越。

  在培训活动的首日,学员们在主任医师陈若冰的引领下,仿佛踏入了一条充满历史底蕴的“时光长廊”。在这里,他们一同回顾了重症医学的发展历程,从1952 年丹麦脊髓灰质炎大流行时期首台正压呼吸机的诞生,那是重症医学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到汶川地震、新冠疫情中 ECMO 团队凭借精湛医术创造出一个个令人惊叹的“生命奇迹”。这段厚重的学科发展史与那些鲜活生动的抗疫故事紧密交织,深深触动了同学们内心深处,激发出他们强烈的职业使命感,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未来所肩负的责任与担当。
 

 

  次日,培训安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家属沟通情景模拟”观摩活动。在模拟场景中,同学们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医疗情境,亲眼见证了运用“共情式沟通五步法”成功化解医疗决策困境的全过程。这一真实案例的呈现,让同学们犹如身临其境,切实感受到了有效沟通在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巨大作用。
 

 

  培训进入第三日,床旁教学成为了此次活动的关键环节,更是同学们技术启蒙的重要节点。教学团队精心设计,采用了趣味性十足的“角色扮演游戏”教学法,着重教授在“新冠”大流行期间广泛应用的俯卧位治疗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分组进行体验,深入体会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俯卧位以及清醒俯卧位治疗。通过这种亲身体验的方式,原本复杂且晦涩难懂的医学原理变得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重要的医学知识和技能。
 

 

  到了第四日,技能中心瞬间变成了紧张激烈的“实战演练”战场。在心肺复苏术模拟系统中,学员们全情投入,在纠错模式下反复进行心外按压练习。每一次按压,都承载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守护。其中一位学员在成功完成首次规范 CPR 后,不禁感慨万分:“每一次有效按压,都是对‘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一神圣誓言的深刻践行!”这句肺腑之言,道出了所有学员对医学事业的崇高敬意和坚定信念。

  活动来到收官日,一场围绕人文情怀主题的座谈会在温馨而热烈的氛围中展开。师生们齐聚一堂,各抒己见,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陈若冰主任率先分享了自己参与湖北“抗疫”期间的难忘经历,言语中满是感慨。他深情回忆道:“在返程的路上,被救治患者的家属当街感恩下跪,那个场景至今历历在目。就在那一刻,我对重症医学的价值有了更为深刻的领悟。”陈主任的分享引发了师生们的强烈共鸣。紧接着,学生代表小龙也积极踊跃发言,他提出的问题——“如何让重症病房更有温度?”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思考的涟漪。这个问题从独特的人文视角出发,为重症病房的环境优化提供了极具创新性的思路与建议,让大家对重症医学的人文关怀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方向。
 

 

  重症医学教研室通过临床认知-技能实践-人文塑造的有机融合,让重症医学种子在青年医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据悉,重症医学教研室正构建“三维一体”培养体系,并启动了第二期学员招募计划。未来,重症医学教研室还将紧跟医学科技发展前沿,增设 AI 辅助决策、远程 ICU 等一系列前沿模块,不断丰富和完善培养内容,持续为医学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






 

资料来源:重症医学教研室

编辑、一审:张 强

二审:王立纲

三审:王临恺

上一篇:贵医大二院儿科教研室开展临床医学生早期临床教学实践
下一篇:贵医大二院精神科与内分泌科联合开展早期接触临床在本科教学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