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健康教育 > 正文

肺结核的预防

 肺结核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经呼吸道传播,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传染源是结核患者的分泌物,特别是痰液为主,结核杆菌通过病人咳嗽、喷嚏、讲话时的飞沫经空气传播,或者通过患者吐在地上的痰液干燥后随风飘起,悬浮在空中而传播,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少数可急起发病。常有低热、乏力、夜间盗汗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咳痰、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每年新发病例800万左右,仅次于艾滋病的第二大传染病,1993年WHO宣布全球已处于紧急状态。控制传染源是关键,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登记管理长期随访,动态观察。预防: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有规律,坚持体育锻炼,饮食均衡,增强机体抵抗力,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应用手纸等掩住口鼻,病人的痰吐在纸上用火焚烧,或吐在痰杯内用5%消佳净,1升水:2000mg消佳净加盖浸泡2小时灭菌后再倒入下水道。勤洗手,勤晒被褥,保持人群聚集场所的室内空气流通。2、早发现病人;如发现连续咳嗽、咳痰3周以上或者咯血时要及时就诊,早发现,早治疗。病人要采取呼吸道隔离,外出时戴口罩,病人用过的餐具应煮沸5分钟后再洗涤,被褥、书籍在烈日下曝晒6h以上,单居一室,室内通风,每日紫外线消毒2h。3、接种卡介苗;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行卡介苗接种。
 

上一篇:急性胰腺炎护理
下一篇:腰椎骨折注意事项